长临河镇白马村:当美丽乡村“牵手”村民理事

阅读次数:2245 信息来源: 长临河镇 发布时间:2019-06-11
[字体:  ]

 

201906111033463383_Ebqu3PPl.jpg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主体,也应是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和治理主体。近年来,肥东县长临河镇白马村不断探索“党建+统战+”模式,推动基层治理,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旅游业态植入等工作中,提高群众参与度、向心力、凝聚力,促进党建、统战、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

201906111030503382_b2i0hNiT.jpg

美丽乡村春风吹过,理事平台搭起来。

村民理事会通常作为“一事一议”的组织载体,具有临时性、不稳定的特点。要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主体责任,就要固化其组织体系,改善其发展条件,以便在乡村振兴中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

自从得知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后,村民代表们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办公室,和两委班子共同商讨开工准备工作。在会上,白马村党总支负责同志表示,要保护好村民的参与热情,但是,污水管网、环境整治,经过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只要有一户不满意,都说明群众工作不到位,怎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满意和支持,还是要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村民代表们提议成立“村民理事会”,不领取任何报酬,专门负责协调解决每家每户的诉求。提议立刻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村民理事会”的成员初步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章”,要以共商共建、主动参与,代替“政府包办、群众捣蛋”。

山口凌是白马村的一个自然村,是传统的小山村,有110户,人口370人。村内建筑年代久远,风貌独特,但是随着农耕的远去,丢下很多废弃的土墙房、农具房,还有不少房屋无人居住,倒塌后一直没有清理,浪费了土地,不利于环境整治。“村民理事会”成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召集村民开会后,对于缺少劳力的家庭,由集体出资出力助环境清理。污水管网施工过程中,遭遇阴雨天气,村里道路变得泥泞,有的户家门口被挖出了一道“坑”,有的户由于电线改造暂时断电,不能做饭……但是村民们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埋怨,因为他们相信“村民理事会”成员所说:所有不便都是暂时的,为了大家好才是长远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村风民风树起来。

面对村里青壮年和能人大量流出的现状,分散、弱势的村民无论作为建设主体还是治理主体,在组织和落实现乡村振兴行动上都显得力量不足,提升村民自治的综合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成立当天,“村民理事会”成员就分头挨家挨户上门,打消村民顾虑,动员每家每户动手清理房前屋后的“五小堆”,废弃的砖瓦收集后用于美丽乡村景点建设。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美丽乡村的实际效果,春节里天刚放晴,党总支书记康红星同志就带着“村民理事会”成员到周边乡镇“取经”,每到一处都能获益匪浅,极大的增强了大家干事创业的底气和信心。

美丽乡村建设、矛盾化解、人居环境提升、森林防火,急需充沛的人力,单靠村两委干部,把各方面的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并不实际。通过建立村民理事会,发挥党建+统战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打造邻里统一战线,把统一战线延伸到田间地头、每家每户。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村民代表的工作热情调动起来,矛盾协调起来便更加顺畅。以前到镇里、村里反映的诸多问题,现在村民组内部就能够得到解决。

扩大职能范围,平台作用强起来。

确立了村民理事会为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完善制度保障之后,还需要扩大其职权范围,赋予其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精神文明建设、公共与公益事务管理等职能,使其逐步成为常设机构,功能向村庄综合治理和长效自治的方向发展。

白马村“村民理事会”成立以来,每月平均集中开会讨论不少于6次,遇到建设规划调整、施工队开工、矛盾化解,随时召开会议。如今,“村民理事会”的职能又扩大了,从鸡毛蒜皮的家庭矛盾,到“高大上”的集体经济,都是理事会讨论的范畴。大事情往桌面上“摆一摆”,小事情找群众“评一评”,理事会治村,让更多的群众觉得自己的事情有人帮着说、帮着做,心里更舒坦了。

下一步,白马村两委还将充分争取机会,夯实党建引领基石,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引导、结对帮带、边干边学等方式,培养出具有市场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具备政策理解能力、协调领导能力和社会事务管理能力的理事会成员,使村民理事会有能力发挥长效作用。 

(谢强、康红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