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三链”融合建强基层党校红色堡垒为党员教育“聚力赋能”

阅读次数:1365 信息来源: 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10-15
[字体:  ]

 

202410172004351811_6WLgO55a.jpg

近年来,肥东县大力推进乡镇党校规范化建设,通过建强教学阵地、扩大教师队伍、创新课程内容,规范化实体化运行乡镇党校,确保党课有地学、有人讲、有课上,助力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常态开展、走深走实。

建强教学阵地,夯实基础筑牢“载体链”。印发《肥东县关于县乡党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按照“因地制宜、规范节俭、功能整合、一校多用”的原则,充分利用文明实践站、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文化活动中心等现有场所,在全县范围内设立20个乡镇(园区)党校。完善肥东县乡镇党校校务管理、运行管理、培训教学管理、学员管理、保障措施等制度,将乡镇党校建设、运行情况纳入年度党建考核内容,对工作优秀的乡镇党校给予表彰,推动基层党员培训常态化、规范化。按照“一点位一特色、一线路一主题”的思路,围绕“党建强村、经济富村、红色乡村”等教学主题深挖特色亮点、高标准打造现场教学精品路线,推动撮镇镇红色瑶岗、众兴乡先锋农场、八斗镇同心共富馆、桥头集镇雾耕农业等26个现场教学点建设。

壮大师资队伍,广开渠道保障“供应链”。实行县乡党校结对机制,选派县委党校骨干教师与乡镇党校结对,每月到乡镇党校开展业务指导、讲授精品课程,实现资源共享、思路互通、教学相长。面向优秀“三农”工作者、农创客、返乡创业农民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联合评审、组织审查等程序,在全县范围内遴选政治素质高、语言表达好的党员340名,打造一支基层“草根”先锋讲师团,将专业技术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大白话、本地话、乡土话,采取“唠家常”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党章党规党纪、乡村振兴等知识讲深讲透。发挥“三级联动”作用,举办党校老师业务培训班,积极邀请市委党校老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内法律法规、形势政策等内容进行授课,对于结业优秀的教师颁发《优秀师资证书》。

开发精品课程,创新形式丰富“内容链”。开展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必修课,建立采取“党员点单、组织派单、师资接单”的方式,为党员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先后制作《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启示》《清心直道:包公文化的当代镜鉴》《推进调查研究走深走实》等20多部专题课程。聚焦身边榜样,以县内“中国好人”“两优一先”代表、“皖美村支书”等身边榜样事迹为蓝本,摄制《守望薪火》《人生如织》等43部叫得响、接地气的党员电教片作品,利用全县远程教育站点进行展播,让身边榜样成为乡镇党校教育党员鲜活教材。采取“理论授课+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相结合方式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专题课堂优势,积极组织土专家、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等乡土人才开展专题培训、现场授课、咨询指导、发放资料等,围绕杭椒种植、农业机械化技术、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化肥使用等实用技术,开展现场培训。今年以来,全县乡镇党校开展现场培训187场,吸引党员群众1.2万人次参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