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东县响导乡积极探索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突出组织引领、头雁引领、人才引领,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干部“主力军”作用,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融共促,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路径。
抓牢主责主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响导乡坚持以组织振兴保障乡村振兴,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响导乡按照“按需设岗、因事定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特点,将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年老党员、普通党员纳入不同管理机制。建立在职党员台账,强化在职党员身份认同,促进在职党员积极践行党员的行为准则和具体要求。引导无职党员结合自身特长主动认领岗位,合理设置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党员先锋岗,让他们“有责、有位、有为”,现有无职党员328人,参与征地拆迁、秸秆禁烧、环境整治、政策宣传160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急愁难盼”事146件。对全乡村干部进行2次集中轮训,组织到庐江、长丰等地学习5次,开展各类专题业务培训20余场次,累计培训300余人次。
推动产业发展,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完善村基础设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完成集镇小城镇建设项目,完成污水管网总长约4736米,12条乡村道路总长度约17300米“白加黑”改造,打通了群众期盼多年的花王安置点至广响路60米“断头路”。大力推进农村道路提质改造工程,改造道路总长8.6km,改造后路基宽度7.5米、路面宽度长达6.5米,并全程铺设沥青。充分发挥头雁带富领飞作用,以“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迎来“响桃”喜迎丰收,年产值约1.1亿元,净利润约6000万元,桃园流转土地1.2万亩,每亩流转费350元,为群众增加土地流转收入近420万元,桃树种植、管护、采摘用工7.2万人次,为群众增加务工收入约650万元。
用好人才队伍,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依托安徽省农科院开展结对帮带,通过专家现场指导和理论培训相结合培训,将桃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桃产业发展技术应用传播到群众手中,运用到田间地头,培养种植大户61户。激发本土人才活力,聘请本地“田秀才”“土专家”8名,通过发挥“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现场教学、现身说法,面对面、手把手地开展实地培训,让“现场变课堂、故事变教材、讲解变互动”,解决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增强学以致用效果。开展现场实践教学12次,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00余人,发展特色产业项目5个,帮助村民增加收入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