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执党建引领“画笔” 绘乡村振兴“蓝图”

阅读次数:1501 信息来源: 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11-24
[字体:  ]

 

202111240947111431_jT8DUh8w.jpg

近年来,肥东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强阵地建设、建强人才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加强阵地建设,打开“新格局”。

坚持以党建示范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实行村党群服务中心“三年提升”计划,每年新建、改扩建40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按照社区职能、服务群众数、党员数,形成三个提升档次,原则上不低于600平方米,目前,共新建、改扩建28个。探索运行“党建进组、服务入户”模式,以村民组为基本单位建立党小组,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向基层延伸。开展“红旗党组织”创建,目前已创成44个,另有115个党支部纳入培育库。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机制,抓“党建+服务”,依托村级党员服务站、便民服务站等建设,设立服务专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完善社区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领导机制,积极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

建强人才队伍,选好“带头人”。

围绕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导向,配置农村基层急需紧缺人才。公开选拔大学生到村任职,已选拔35名优秀大学生进入我县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按需分配至16个乡镇35个村(社区),充实村(社区)工作力量。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头雁”培育计划,每年动员10名左右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中的优秀党员回原籍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好书记人选后备库建设,已有后备干部487人入库。大力开展“带头人”能力提升计划,举办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班4期,开展村干部学历教育,109名村书记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实现村党组织书记“能力+学历”双提升。

壮大集体经济,注入“原动力”。

积极推进“党建引领百企兴百村”,制定“一村一方案”,明确“资产盘活型、资源开发型”等十大发展模式,推行“全面清产核资、盘活老旧粮库”等十项具体举措,投入6000万元扶持120个村(社区)发展集体经济。在20个乡镇(园区)各确定一个重点扶持村,谋划各类项目608个、重点项目24个,吸收闲置资金1亿多元。以学促干,提升村干部发展经济能力。举办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组织赴浙江嘉兴、安吉等地参观学习,累计培训263人。实行“三个纳入”,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村级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纳入村级党组织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明确集体经济收益留存、分红比例,抓好收益分红,有效促进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量超8400万元,较去年翻两番,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达到90个,占全县总数37.2%,增幅超4倍,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实现了整县提升。

   发展特色产业,走出“新路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肥东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业,将红色基因与乡村旅游充分融合,开发44处红色遗址旧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800余场次,约30万人走进红色景点、景区和场馆参观学习,带动周边乡村经济稳步提升。打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2个,实施8个现代农业园区项目,推进“网点+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遴选10家电商龙头企业,签约结对20个村。加快推广“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三位一体模式,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注重以乡带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鼓励培育“一村一品”,做大做强蔬菜、碧根果、黄桃等特色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就业、收益分红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切实推动农业升级、农民富足、农村进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