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肥东县出台《肥东县深化“阳光村务”微权监督制约的实施方案》、《肥东县“阳光村务”微权监督平台运行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等文件规定,在体制机制上为有效运行“阳光村务”微权网络监督平台提供保障。采取先试点再推开的方式,从北中南三片各选一个镇作为试点镇,即选择八斗镇、店埠镇、桥头集镇作为全县“阳光村务”微权监督平台工作试点镇,在总结经验的基层上,在全县全面推开。同时,印制1万份《“阳光村务”微权网络监督平台使用手册》全部发到各村(社区),《手册》上刊登二维码和微信公众号,群众可以直接用手机扫描登录查看本村事务。
编制“微权”清单,解决监督什么问题
厘定权力,将村干部的权力细化、量化,亮出41个“微权”责任清单,涉及村极“三资”管理、农村危房改造、救灾救助申请发放等,并对每条权力运行设定简化流程图,让村干部办理为民服务事项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公开晒权,解决如何监督问题
运行平台实行村级权力清单内容、规章制度、运行程序、运行过程、运行结果“五公开”,村级所有收支、债权债务、合同履约、涉农资金等逐项逐笔明细公开,对反映权力运行过程的原始单据(或会议记录、图片资料)同时公开。同时,通过万村网页、二维码、微信公众号以及平台内群众评价举报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公开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
明确责任,解决谁来监管问题
《肥东县“阳光村务”微权监督平台运行考核奖惩办法(试行)》规定:县纪委负责平台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县财政局负责牵头协调安徽新中大软件公司、县传媒公司做好平台日常运行维护,县直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公开事项的政策解答,配合做好平台上公开事项的业务指导;乡镇(园区)党(工)委履行监督平台运行管理的主管责任,由分管政务公开的领导牵头,负责平台信息上传、数据更新、宣传应用等工作,协调涉及村级事务部门及时准确提供信息供平台管理人员上传公开,每个乡镇(园区)至少配备2名兼职平台管理人员。
强化考核,解决平台有效运行问题
采措季度检查、年度考核方式加大平台检查考核力度,每季度县直有关单位对本部门业务平台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印发通报,检查情况纳入对乡镇(园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县纪委将年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差三个档次,占比分别为2∶6∶2;对考核差的乡镇(园区),约谈乡镇(园区)主要负责人,并在全县通报批评;对考核优秀和合格的乡镇(园区)给予全县通报表彰,并对平台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平台信息录入失实失真的相关责任人将予以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