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八旬老党员义捐15万积蓄帮助家乡

阅读次数:10810 信息来源: 县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17-06-22
[字体:  ]

“这下好了,终于了却我一个心愿。”近日,84岁的老党员张德才(化名)握着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QQ图片20170621113228_副本.png

张老的心愿就是在百年之后将遗体捐献给国家,同时将自己退休后打工挣来的积蓄15万元捐出,帮助家乡的道德模范。现场,在办完手续后,县红十字会的同志无不被老人所感动。

早就有了捐赠想法。张德才老人老家在撮镇镇。在张老年轻的时候,一家人就从撮镇搬到了合肥,几十年来,张德才认真工作、善待家人。退休后,闲不住在张老又在外面找了事情做。与此同时,从那一刻开始,张老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把自己的收入捐出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百年之后,把遗体捐献给国家。

张老有三儿三女,如今已是四世同堂,不过,老人家却没有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子女们大多住的都不远,每天中午,孩子们过来给老人做一顿饭,早饭晚饭都是老人自己张罗。

自从有了捐赠的想法开始,张德才就时不时地跟自己的孩子们说起这个想法。起初,孩子们意见不一,有的支持老人的想法,有的则不太赞成。一年一年过去了,随着老人年纪越来越大,他对自己的这个想法却从没有动摇过。最终,孩子们商量决定:支持老人的想法。

由于年事已高且行动不便,张德才便找来弟弟张德高(化名),委托他去帮自己联络一下捐赠事宜。张德高住在撮镇镇,为了了却哥哥的心愿,他首先来到了撮镇镇政府,说明了来意。在了解情况后,镇政府的同志立即与县红十字会取得联系。紧接着,县红十字会的同志来到撮镇镇政府与老人进行了接洽,在进行了多方沟通核实后,5月18日下午,县红十字会的同志带着有关证件来到了张德才老人在合肥的家。

八旬老人以德服人。“欢迎欢迎,你们终于来了。”张德才老人在家里迎接着客人们的到来。

在老人家里,工作人员把事先准备好的捐赠协议拿给了老人,老人仔细查看后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紧接着,工作人员给老人颁发了捐赠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老人明确表示:捐出的15万用于帮助家乡的道德模范。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原来,老人一生严以律己,不抽烟、不喝酒,他最佩服品德高尚的人。据了解,自打年轻时候从撮镇搬到合肥以后,这些年间,他回去过老家几次,主要是为了修家谱。近年来,由于年纪大了,行动也不方便,也基本没有回去过了。不过,老人却十分关注家乡的发展。

在老人家里发现:家里陈设比较陈旧。据介绍,张德才退休收入不少,一生十分简朴。据老人介绍:老伴这段时间因病住院,家里就他一人,平时也就看看报纸和电视,很少出门。张德才老人的视力不太好,患有白内障加青光眼,看报纸时不仅得戴上眼镜,还得拿着放大镜才行。老人还向记者透露:这几年有几次他都与鬼门关擦肩而过,病危通知书都下来了,后来都幸运地活过来了。

“人的一生是平凡的,但要活得有点意义。感谢你们让我了却了心愿。”张德才握着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对于老人如此善举,在场的工作人员也十分感动。“这两年来,也有一些老人提出捐献遗体,但像张老这样除了捐献遗体,还捐款的,这是第一个。”县红十字会的同志这样告诉记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