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成效显著

阅读次数:2876 发布时间:2014-10-31
[字体:  ]

 

图为:长王社区第一书记(右)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田头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2012年5月,肥东县从机关和事业单位中选派了48名年轻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难点村任职。两年多来,广大选派干部紧紧围绕美好乡村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村“两委”换届等重点任务,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奋力拼搏、干事创业,较好地实现了“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目标要求,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赞誉。

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选派干部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组织专业合作社,转变生产方式,围绕市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利用5万元农业专项资金的“酵母”和“杠杆”作用,积极为选派村争取发展项目,融通发展资金,有力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两年来,全县48个选派村投入发展集体经济资金687万元,其中,1万-3万元集体收入村22个,3万-5万元集体收入村14个,5万-10万元集体收入村8个,10万元以上集体收入村5个。化解村级债务813万元,无债务选派村9个。与两年前相比,绝大多数选派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都有了显著的增长。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两年来,48个选派村全部引入发展经济项目,引入项目总数共136个,投资额12071万元。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有8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在项目和资金的共同作用下,农民群众生活得到新的改善,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选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均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387元,超过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1341元的平均水平。

强化公益事业发展

选派干部紧紧围绕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农民最需要解决的事情做起,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帮扶救济弱势群体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大力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公共事业。两年来,选派村图书室覆盖率100%,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1个,修建校舍面积4959平方米,新修村组道路429.2公里,疏浚沟渠323.5公里,修建桥涵241座,打机井75眼,新挖当家塘503口,投入资金总额达5774万元。选派单位帮助协调资金2078万元,慰问村困难群众3100多人次,支持钱物折合金额1095万元,极大改善了选派村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平安肥东、法治肥东、和谐肥东建设部署,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选派干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综治宣传活动,共散发综治、维稳、防邪、安全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妇女权益等各类宣传手册近3000本、宣传资料1800多份。深入开展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落实电子监控“村村通”延伸覆盖工作。组织2000多条灯谜开展“法治灯谜竞猜”活动。配合做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工作,62人一人一档,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畅通信息渠道,共为上级提供涉信涉稳信息133条,从源头上消除信访维稳隐患。

提高选派干部能力素质

广大选派干部把岗位经历和个人成长结合起来,自觉在农村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加深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强化宗旨观念和为民服务意识。在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中,对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艰巨性有了深入的了解,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了亲身体验。广大选派干部表示,通过到贫困村、难点村任职,我们学到了在机关学不到的知识,体会到了在机关体会不到的感受,加深了对“三农”工作的认识,提高了综合协调、与群众沟通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进一步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