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领导干部,“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在“懂”字上较真碰硬,警惕“不懂装懂”、杜绝“似懂非懂”、反对“懂装不懂”,才能力戒浮夸作风、防止夹生落实、强化担当作为。
“不懂装懂”,热衷于用华丽辞藻掩盖能力不足,误以为表演能替代真本领、作秀可糊弄真考验,最终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党员干部须有正视不足的清醒和弥补差距的自觉,把“不懂”当作进步的起点,以“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谦逊,向理论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同时,推动建立崇尚实学、激励深学的机制,营造以学促干的浓厚氛围也很重要,有助于让干部摆脱“装懂”的虚荣心,敢于承认“不会”、积极争取“学会”。
“似懂非懂”,是对政策精神、业务要求满足于“好像明白”的模糊状态,看似都懂,实则样样不精,犹如一锅“夹生饭”,是作风不实、能力不足的表现。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扬“解剖麻雀”的精神,真正沉到一线、走进矛盾,通过扎实调研掌握实情、把握规律;善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锤炼真本领。组织上应加强干部专业化培训和实践锻炼,完善能力评估和跟踪问效机制,推动干部既懂政策、又通实情,既能谋划、也会操作。同时,对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树立起“精准务实、深研细究”的工作导向。
“懂装不懂”,是懂政策懂业务,却因怕担责、图清闲而假装不懂,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与党员干部的身份责任背道而驰。党员干部不能遇事“耍太极”、挑肥拣瘦,合意的就做、不合意就推,把“不会干”当作“不愿干”的挡箭牌。应坚决破除“怕担责”的怯懦心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勇挑重担、敢于攻坚,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让“躺平者”躺不稳、“推诿者”推不掉,还需健全科学考评与激励问责机制,营造“以实干实绩论英雄”的浓厚氛围,推动“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为干部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