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饰批评犹如捂着伤口

阅读次数:309 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09-06
[字体:  ]

 

严肃认真、干脆直接、客观公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常见景象。然而,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工于粉饰、精于包装,精心准备批评语言、设计批评方式,让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语言表演”,查不出真问题、开不出真效果。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端正态度、改进作风,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真刀真枪、触及灵魂,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查摆问题“一针见血”。无论是自我批评还是相互批评,都要追求既严肃又认真,既公正又客观,不能好面子、讲和气,避重就轻、隔靴搔痒,用一些“有待提高”、“一定程度”等模糊词语,让揭短亮丑停留在表面。陈云同志犀利指出,“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倘若喜好文过饰非,只会让自己陷入“过”与“非”。党员干部要站在真理的立场、人民的立场,从大局出发,涵养刀刃向内的勇气,直点要害“亮软肋”,深挖思想和行为上的差距,把自己摆进去走深走实。也要敢于直言不讳,不涂脂抹粉,在相互批评中直截了当谈积弊、开门见山揭短板,做到红脸出汗,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积极效果。

 

剖析原因“鞭辟入里”。问题是表,原因是里,要防止“老调重弹”,就必须标本兼治。要在找到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深挖症结查“病灶”,析其肌理,剖其内核,让潜于水下的“冰山”浮出表面。“疮疤见光易好,伤口捂着易烂。”找到原因,就要敢于将其摆上台面,不能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说法,或是“巧立名目”说得委婉动听。要敢于照“镜子”,不用现象代替原因,不用共性代替个性。联系思想、学习和工作实际,针对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等方面的具体原因点对点地讲,讲具体、讲透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出对策“点准穴位”。查问题、析原因、提对策本是一体,切勿摆现象娓娓道来,提问题头头是道,但讲对策、抓整改时却束手无策。必须把提对策作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落脚点,拒绝“纸上谈兵”、“泛泛而谈”,不能满足于写在文字中、停在书面上。必须真字当头、实字托底,把握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诊”机会,根据会前梳理的问题,逐项“开方”,兼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做到精准点穴、见人见策,让对策具体、整改高效,把顽瘴痼疾拔除,让批评和自我批评取得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