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阅读次数:300 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07-18
[字体: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再次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政绩观是否对头,不仅影响干部个人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干实事、干好事是“应然”境界,“实然”却会遇窘境:有的干部一心只想当“主角”,热心华而不实、投机取巧的“形象工程”,冷落为人民谋福利的实事好事;有的干部只关注眼前需求、不考虑是否有“后遗症”,急于求成,“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有的干部纠结于“小我”的得失,要么拈轻怕重、躺平甩锅,要么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此类错误政绩观,不仅不能造福人民,还会让计划受阻、发展受限。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干正事才能出政绩。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需把握好三对关系。

 

把握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要以“求显”的拼劲和势头迎难而上、挺膺担当,要以“能潜”的稳重和从容绵绵用力、持之以恒,不能冒失冲动、大干快上,也不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既要甘做铺路石与砌墙砖默默奉献、埋头苦干,也要争做排头兵和先行者冲锋陷阵、一往无前。

 

把握好当下与长远的关系。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避免因局限于眼前所得而搞“一刀切、一阵风、一招鲜”,不扔“烫脚烟头”、不挖“陷坑暗沟”,重视当下每件小事,多做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实事,为高质量发展做好“量”的积累和铺垫,进而促成“质”的突破和飞跃。

 

把握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想问题、作决策要心怀国之大者,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走出个人的“一亩三分地”,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时代的大我,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