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深耕党员教育“红色”资源 打开乡村振兴“活力密码”

阅读次数:485 信息来源: 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3-04-19
[字体:  ]

 

202304201643183194_NWGkP1LJ.jpg

近年来,合肥市肥东县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创新形式载体,讲好党史故事,充分激发党员教育红色动能,打开乡村振兴“活力密码”。

深挖红色资源,推动党员教育“历久弥新”。依托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为代表的红色资源禀赋,从阵地提优、系统研究、科学谋划上下功夫,精心打造乡村“30分钟红色文化生态圈”,让全县党员群众在“家门口”感悟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采取“以旧维旧”保护性开发模式,投资4.6亿元重点打造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生态文化园,推动蔡永祥烈士纪念馆、黄疃庙战役纪念馆、柯武东旧居等24处红色遗址保护工作,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修缮5个红色文保点基础设施。组建“红色文化工作组”,推动36名党史、党校、档案专业人才下沉一线,开展革命史料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编纂《中国共产党肥东百年大事记(1921-2021)》《肥东党史资料文集(第一辑)》《肥东简明史稿》等丛书,深挖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唤醒“东进抗日”“小葛碉堡”“先锋农场”等12处“沉睡”资源。研究确定红色“标识地”,推动中共合肥党史馆、东乡支部展陈中心、合肥团史展陈中心等46处红色景点连点成线、串珠成链,组织全县2100多个党支部定期“打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构建起有迹可循、有史可讲、有景可看的党员教育“红色阵地”。

讲好党史故事,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注重创新形式载体,用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厚植乡村振兴文化底蕴。开发“党课开讲啦”精品课件,先后制作《谭震林的线编草鞋》《瑶岗1949》《一盏不灭的马灯》等精品课件36部,典型事迹片《人生如织》获第十五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典型事迹片二等奖、五佳摄像作品。精心撰写《初心如虹》《赤心如炬》等本土红色教材,创作《辉映东乡》《永不退缩》等红色革命情景剧,开展沉浸式教育,先后吸引3.6万人次党员群众观看体验,不断增强红色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持续推动党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面向农村老党员发放“红色党史随身听”962个,收录学习强国金句、党史教育有声书以及革命题材戏曲、歌曲等音频175个,变“看书”为“听书”,实现“老有所学”不掉队。在222个村全面推广“红色板凳会”,遴选620多名熟悉历史、擅讲红色故事的老同志担任“红色民嘴”,定期邀请抗美援朝纪念章获得者、“中国好人”、道德模范、光荣在党50周年老党员等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拉家常”“讲党课”,以红色文化精神引领文明乡风。

做好结合文章,推动党员教育“见行见效”。坚持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强大动能,建立“红色+”模式,撬动乡村产业“红色杠杆”。坚持红色为底、产业为基,先后打造“先锋农场”“先锋讲堂”“先锋小院”等乡村产业基地,推出“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种田”“红色大锅灶”等10个亲子游玩项目,集观光、度假、体验、研学于一体,年均接待游客超7万人次,形成红色主题“网红”打卡地。把“土特产”3个字琢磨透,按照“本土文化、本土原料、本土生产”的思路,由党史专家与设计师合作,从馆藏文物、历史史料、红色故事中提炼视觉元素,引导周边农户参与制作文具、水杯、折扇、邮票、纺织工艺品等12类“红色周边”文创产品,让游客留下感动,带走回忆,努力打造带得走的“红色文化符号”。结合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构建“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开发红色文旅项目,探索“直播带货”新模式,让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带动餐饮、民宿及农副产品销售,为周边村庄提供就业岗位160多个,户均增收近3000元,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近百万元,成为乡村产业振兴新的“增长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