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近年来,我省持续深化信访改革,不断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以实际行动和实在成效,打造“接访不走过场”的群众口碑。信访工作要让群众满意,真正赢得群众口碑,必须再接再厉,用“真诚之心”“躬身之姿”“俯身之行”做好接访走访工作。
以人民为中心,做信访群众的“知心人”。信访工作既然是群众工作,办群众的事、解群众的难,当然要听群众的“心声”。“群众利益无小事”,尤其群众信访事件,往往是关乎其切身利益的大事,甚至是急事、难事,各级党员干部既要带着感情,更要带着责任,将心比心、认真对待。面对能解决的问题要尽快解决,面对有难度的问题要想方设法解决。面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耐心和信访群众沟通,耐心细致地倾听群众的心声、意见,在听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地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赢得群众理解。
创新工作方式,做信访群众的“暖心人”。面对群众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感到棘手难办,一定程度上还是因为深入群众不够,向群众学习不够。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群众的感受是最真实、最直接的,解决问题办法往往就在其中。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变“坐诊”为“出诊”,深入问题发生地进行走访,向群众问需问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地走访“熟门路”,线上回访“常联系”,通过电话、微信、网络、智慧执行等方式,密切联系群众,主动走近群众。要在“接访”和“走访”中见人见事、见微知著,找出共性问题,学会归纳总结,把基层最真实的情况带上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去,解开群众“心结”。
践行为民之事,做信访群众的“贴心人”。利民之事必行之,为民之行不懈怠。赢得信访群众口碑,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件信访难题实实在在解决上。要在努力提升执行质效的同时,大力推进信访案件多元化解。既要密切与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联调联动,前移服务“阵地”,也要聚焦涉农民工工资、涉民生、涉企执行案件等,将实质化解工作前移,变“被动接访”为“主动服务”,切断执行信访“导火索”。各级领导干部要杜绝“走过场、一阵风”的心态,打掉高高在上的“官僚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恒心抓好信访工作,不断完善优化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推动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