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石塘镇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程,聚焦畅通群众“急难愁盼”和意见建议反映渠道,创新打造“解忧驿站”,通过拓展先锋阵地、优化多元服务、健全考核机制等措施,推动“解忧驿站”实体化和规范化运转,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质效。
拓展“先锋阵地”,因地制宜打造解忧平台。加强阵地建设,聚焦“民情民意收集、急难愁盼解决、矛盾纠纷调处”等3类为民“解忧事项”,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建“微阵地”等设施,因地制宜打造3个“解忧驿站”,每日“开门办公”,接待群众来访。加大“下沉式”走访,落实基层党组织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若干规定》,结合党建引领乡村网格治理,实施“敲门行动”,机关党员干部、社区“两委”、网格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入户走访,收集“人、地、事、物、情、组织”等6类信息,建立群众“需求清单”。强化宣传引导,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社区“两委”、网格员等深入田间地头、工厂企业,发放《一封信》2300余份,引导群众“有话就到驿站说、有事就找驿站解”。
集结“先锋力量”,协调联动强化多元服务。建立“1+1+X”为民服务包保机制,1名乡镇班子成员联系负责,1名机关党员干部分片包保,数家社会组织、驻地企业结对共建,打造“收集—受理—办结—反馈”工作平台。对涉及群众利益面广的事项,通过公开栏、LED屏、微信群等媒介,发布《说事预告》,定时间、定主题、定人员,组织集中协商议事。对群众“急难愁盼”,按照“政府解决、市场介入、社会救助”等3种渠道分类办理。对政府解决类事项,按照小事“驿站”就地办理、大事“两委”集体研究、难事乡镇提级管辖的流程分层处置;对市场介入类事项,由乡镇统筹经费,围绕家政服务、老年助餐、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购买公共服务,引导市场介入;对社会救助类事项,联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等,通过政策帮扶、干部结对、社会救助等,给予困难群体关心关爱。今年以来,政府解决类事项办理132项,市场介入类事项办理17项,社会救助类办理269项。
设定“先锋指数”,考核评定提高办事实效。建立指数考评机制,围绕“驿站活跃度、工作完成度、群众满意度”,细化量化13项45条考评指标,推动“解忧驿站”发挥实效。实行“半年一考、一年一评”,乡镇党委组织部门牵头,联合民政、综治、信访、司法等部门,通过座谈了解、查阅台账、走访群众等方式,对“解忧驿站”运转情况、群众事项办理情况,进行赋分评定,评定结果与包联机关干部、社区“两委”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绩效报酬等挂钩,对作风不实、不担当不作为的,开展约谈提醒。注重示范引领,开展“最美解忧员”评选活动,评选在为民办事、矛盾调处等方面主动作为、成效明显的机关党员干部、社区“两委”、网格员等,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为民服务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