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将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种风险挑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打牢斗争功底、厚植斗争底气,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筚路蓝缕的社会主义建设岁月,或是春雷激荡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每一步前进和发展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彪炳史册、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员干部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斗争“养分”,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意志,增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气概。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才能在波诡云谲的形势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在严峻复杂的斗争中于“雨骤风狂时立得定”。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重要论述,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斗争方向、斗争原则、斗争艺术,真正学懂弄通“为谁斗争”“靠谁斗争”“怎样斗争”等重大问题,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和行动根基。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在真刀真枪的斗争实践中熔铸淬炼。一方面,党员干部要主动请缨,到艰苦复杂地区、矛盾突出地方经风雨、见世面,多经“风吹浪打”、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另一方面,组织部门要有计划地把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放到信访维护、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吃劲负重岗位摔打历练,针对斗争实践中暴露的经验不足、本领恐慌、知识弱项等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实战化培训,帮助干部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争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