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东县众兴乡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着力在建强组织堡垒、加强骨干引领、壮大集体经济上出实招,推动基层党组织提质增效,不断激活乡村振兴组织动能。
建强组织堡垒,筑牢“主心骨”。
众兴乡积极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创新基层党建模式,着力提升村级党组织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众兴乡以村“两委”换届为抓手,按照党性强、有水平、有能力、讲奉献、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标准,配齐配强村干部队伍。通过换届选举,全乡选举出社区党组织书记6人,平均年龄43.6岁,大专学历5人,本科学历1人,全部实现了书记、主任“一肩挑”。新一届“两委”干部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49名,占98%,比上年提高15%,平均年龄36.8岁,比上届下降5.7岁,实现了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年初以来,为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众兴乡从实际出发改变工作考核模式,积极推行“月评制”、“清单制”和“绩效工资挂钩制”等工作制度,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乡各办站所在每月月初将工作列出清单,各社区负责实施,月底再对各社区的落实情况打分考评,评分必须拉开差距,汇总后排出名次,公开公示。该乡将社区干部的工资分成基本工资和绩效工作两部分,考核结果与社区干部的本月绩效工作直接挂钩,依得分情况按比例发绩效工资,前三名额外予以奖励,后三名需在会上表态发言。实现抓基层强基础,筑牢战斗堡垒。
加强骨干引领,锻造“主力军”。
众兴乡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村党支部设置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无职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三会一课”、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落实。完善乡村三级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加强乡村干部量化考核管理。严格乡、村干部行为规范,按照乡、村干部量化管理方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村为主”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同时优化服务职能,加大政府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积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众兴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壮大集体经济,打通“主动脉”。
众兴乡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规范基层建设、夯实经济基础、建强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坚持因村施策、示范带动,立足乡情村情,建立一村一策。全面摸清核实各社区资源、资产、资金情况,通过实践摸索,进一步深挖集体经济发展潜力,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增添新动力,多种渠道发展,除原有的产权租赁、资金入股等方式外,积极鼓励各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承接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农村公益性项目,主要包括小型工程类项目、维修管护类项目、服务类项目。同时积极探索推进产业发展,利用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立足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依托紧邻新站高新区、磨店职教城、肥东县城的独特区位优势,启动先锋农场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沉浸式“红色+文旅”品牌,坚持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将乡村振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政策项目密切结合,已日渐形成了包公家宴大食堂、先锋讲堂等产品丰富、选项多样、独树一帜的特色文旅产品。众兴乡党委副书记阚建伟也替众兴乡百姓算了一笔账:“自打有了农场,百姓相当于多了4份收入。第一,土地流转费用;第二,来农场上班可以挣收入;第三,卖卖蔬菜农副产品;第四,参与农场合作社分红。用红色经济带动乡村振兴发展,该项目已经成为众兴乡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