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临河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做好灾后生产恢复

阅读次数:2225 信息来源: 长临河镇 发布时间:2020-09-22
[字体:  ]

 

202009221614331896_geVFqSMc.jpg

2020年入汛来,长临河镇全镇上下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圆满完成长临河古镇抗洪保卫战和十八联圩蓄洪分洪任务,镇域重大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历时78天,巢湖水位于9月11日回落至10.5米的警戒水位,“巢湖保卫战”取得重大胜利。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合肥巢湖大堤罗家疃段和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对当前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决战“悬湖”的日子里,长临河镇举镇防大汛,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志愿者们纷纷闻“汛”而动,紧密配合,日夜奋战,守卫镇区平安。近日,随着巢湖水位逐渐下降,工作重点转移到防汛灾后恢复与重建上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镇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加快排涝,打好恢复基础。随着巢湖水位逐渐回落,长临河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排涝工作,加快受淹村庄和重点地段退水,保障群众基本生产生活。2020年6月至8月底,防汛期间全镇共组织架设6座临时泵站,投入48台泵,总功率达688.5kw。9月初,巢湖水位回落后,长临河镇罗洪社区殷西组临时应急排涝站开始调试、运行,进行排涝作业,加快村庄受淹道路、房屋、农田退水,恢复使用。到9月中旬,长临河镇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也具备了抽水排涝条件,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在此设立了临时应急排涝站,加速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排涝。

做好消杀,恢复生活秩序。随着积水逐步退去,因蓄洪而转移安置的村民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家中。打扫庭院,整理衣物……大家的生活逐步恢复往日的平静。为促进镇域居民生产生活平稳有序恢复,水位下降后,长临河镇第一时间组织卫生消杀人员深入巷道、走家入户,对村庄道路、居民房前屋后以及房屋内部等进行仔细消杀,并使用无人机对村庄内的水塘等区域进行消杀,做到卫生消杀不留死角。同时,组织物业人员对村庄进行清扫,集中清运垃圾,保障居民生活环境整洁,让群众安心回家、舒心生活。

多措并举,促进生产自救。灾后,农业受灾情况核查工作迅速展开,镇党委政府牵头,各社区党委组织人员前往受灾村民组,挨家挨户排查受灾情况,细致记录房屋受损、家电损坏等情况并上报,汇总后进行公示和补助发放。对于农田、鱼塘受灾的村民,核灾后发放补助金,用于补种和购买鱼苗。如今,走进田间地头,许多村民正在对田地进行修整,重新播种。一些种进地里的种子已经破土而出,绿油油的新芽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长临河镇罗店社区倪伏三组养鱼大户贺泽成,今年汛期鱼塘受灾,前几天领到了补助金,他表示现在池塘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状态,准备购入一批新的鱼苗,开始新一轮养殖。“感谢政府给我们发放了补助,让我可以在清理损失、整理场地后尽快投入新的生产”,贺泽成说道。

今年汛期,长临河镇农贸市场地段受灾较重,该地段水退后,长临河镇长临社区党委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联合镇卫生院、物业对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清淤,修缮水、电等市场基础设施,做好消杀,促进市场经营尽快恢复正常运转。长临河镇六家畈社区部分村民组进水,社区街道少量受淹,一些沿街店铺受到影响。随着水位回落,社区党组织及时行动,水退一户,便组织人员消毒一户、清洁一户,灾后联合供电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排查,确认无危险后,接电送电,确保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恢复,沿街个体工商户恢复生产经营。

关注困难群众,做好脱贫攻坚。洪灾过后,为防止因灾致贫,镇党委高度重视受灾群众和脱贫户生产生活情况,持续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截至9月中旬,全镇重点排查受灾地区脱贫户房屋126户,帮助29户脱贫户修缮房屋,解决其房屋漏雨、墙面浸水受潮等问题。组织核查洪灾中房屋受损情况,对危房进行记录并申请危房改造。部分受灾社区党委组织“两委”干部走访社区内受灾的低保户、特困供养户,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资,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正常生活中。

洪水退去,长临河镇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工作,群众生产生活正在有序恢复。受灾人员核实、发放临时生活救助金、清扫村庄垃圾、组织卫生消杀灭菌、保障安全用电、做好群众思想引导……长临河镇各级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增强仁爱之心、责任之心、谨慎之心和必胜之心,持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切实强化责任落实和工作担当,促进全镇灾后恢复和发展。水位下降了、道路畅通了、秩序恢复了,每一片正在被播种的农田都孕育着蓬勃新生的希望,每一间正在被清扫的房屋都寄托着美好生活的愿景。

(王靖萱 张兴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