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五心级”服务扎实推进“六稳”“六保”

阅读次数:4349 信息来源: 古城镇 发布时间:2020-08-10
[字体:  ]

 

2020081016501193_gXPd6kKT.jpg

庚子之春,一场浩劫,让我们更加坚毅和成熟。时而至夏,狂风暴雨,让我们更加团结和勇敢。面对各方面困难挑战,肥东县古城镇党委政府坚持干群同心,攻坚克难,以“五心级”态度服务群众,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让群众“暖心”

打赢精准脱贫收官战是今年的硬目标,古城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要求,全面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再进展。多次召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组专题会议,结合当前重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狠抓落实,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关注贫困人口饮水和住房安全问题,开展排查及动态清零工作,及时发现贫困户存在的安全隐患,边查边改、立行立改,逐户建立台账,确保贫困户能喝上“放心水”,住上安心房。开展特色种养业自种自养贫困户技术培训会,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提高贫困户劳动技能,增强了贫困户稳定脱贫、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向脱贫攻坚之路迈出坚实的一步。

民生保障让群众“安心”

民生连民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不变的原则。古城镇多措并举稳抓民生,坚决兜牢民生底线,切实帮助群众解决苦难。一是非常时期巧举措。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群众健康和安全,古城镇简化、优化审核审批程序,对新申请的社会救助对象,通过微信、电话、工作群等“非接触、远距离”的网上办理模式,加快办理速度,确保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同时坚持应保尽保,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和社会福利补贴,开展临时救助,对于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二是确保资金发放到位。为了确保民生类补助资金在第一时间全部、全额到位,古城镇安排专人进行信息核对,严格按照27个分类发放的相关程序进行操作,坚持实地走访与流程监督相结合,有效提升资金发放的精密度。同时落实监管责任制,密织民生资金监管网,为民生资金安全发放筑牢防火墙。古城镇1月至7月份共发放民生补助类资金32870239.7元,惠及群众达17045人,其中包括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36960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757422元、扶贫光伏电量国家补贴120849.09元、农村孤儿基本生活补助136104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298080元等27项民生资金补助内容。

稳住就业让群众“放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住就业才能稳住人心。古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积极落实以镇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复工复产工作领导组,全面落实包保责任,并制定了复工复产指导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强化排查力度、强化企业责任、强化宣传引导三措施,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分类指导,着力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遇到用工难等实际困难与问题。下派工作人员与计划复工复产企业提前对接,着力化解企业复工复产中烦心事,忧心事,激发企业复工复产内心动力,做好服务保障与疫情防控双促进。建立企业复工复产包保工作责任制,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实地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到位,确保企业环境卫生消毒清理、防护物资储备及复工前安全检查等满足复工条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求企业法人建立员工排查登记台账,实时掌握员工健康状况,并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讲解到位,打好复工复产主动战。

古城镇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给予政策支持,拓展就业扶贫渠道,打造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就业,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结合线上新渠道销售农村产品。并采取主动靠前服务,上门入户向群众宣传各项就业政策、创业贷款政策,提供精准就业信息,鼓励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设公益性岗位,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工作。

医疗保障让群众“省心”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古城镇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民生资金,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稳步推进健康脱贫兜底“351”和“180”民生工程,从贫困人口(贫困边缘人口)符合慢性病鉴定标准未办理慢性病卡、贫困人口(贫困边缘人口)患者未按政策规定享受综合医保待遇、贫困人口(贫困边缘人口)患者手中是否有符合条件未报销的医疗费用发票、贫困人口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宣传未到户到人四个方面入手,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有序开展排查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情况排查工作。根据扶贫办提供的贫困人员数据与医保信息系统2020年度参保人员信息进行数据比对,找准问题,做好贫困人口身份标识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对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统筹使用相关扶贫开发政策实施保障。引导贫困人口科学合理就医,及时公开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实施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志愿服务让群众“舒心”

古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党员志愿者共同凝聚志愿服务力量,把解决群众切身问题作为优先工作,全面展开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疫情防控期间,为保证粮油生产供应不断线,古城镇618名党员志愿者速展开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线上线下两手抓,切实展开疫情防控工作。职工志愿服务队积极投入力量帮助本地粮油企业复工复产,安排专人深入企业进行防控工作帮助与指导,关注企业员工健康安全问题,与企业共同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扛稳粮食安全担子,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乡村振兴,脱贫先行。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越到紧要关头,越需坚定必胜信心。古城镇理论宣讲、党员先锋志愿队尽锐出战,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为保障贫困户生活必需品需求,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期间上门入户发放大米、蔬菜、口罩等物资,并着重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详解防护知识,做好心理疏导。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稳定脱贫离不开贫困主体自身努力,志愿者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鼓励贫困户从事特色养殖、公益性岗位、扶贫产业园种植等工作,达到稳定增收效果,为贫困户建立脱贫致富的勇气与决心。

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是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古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自觉把群众饮水安全的责任扛起来,积极投入贫困户饮水安全排查工作,按照饮用水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逐户确认贫困户饮用水安全情况。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聚焦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按照乡镇、村(社区)农村改厕清掏服务站“十有”标准,聚力参与农村改厕日常巡查、对接、整改工作,同时参加“一站两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核查乡镇改厕服务站建立情况、清掏体系、维修体系,并以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好后期管护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古城镇环境卫生管护志愿队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建设,紧抓有利气候条件,发动群众一同参与春季植树造林活动,让建设绿色美好家园的理念深入人心。

战汛一线,新时代党员先锋志愿者,坚决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凝聚一切力量投入防汛救灾工作,坚决打赢防汛救灾保卫战。志愿者第一时间前往各水库、水塘进行险情排查。帮助地势较低的村民安全撤离,并及时转移生活生产物资,做好妥善处置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开展救灾过程中,不忘对贫困群众的关心关爱,党员先锋志愿者队伍随即开展地毯式排查,查看住房和出行是否安全正常,对于需要及时救助的困难群众,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开展临时救助和慰问帮扶,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唐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