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镇:“三突出”全面彰显农家书屋服务功能

阅读次数:1846 信息来源: 包公镇 发布时间:2017-10-13
[字体:  ]

2017101616134566_u6koUB8L.jpg

包公镇以大力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民生工程为突破口,着力完善农家书屋软硬件配套设施,将农家书屋变成亲民、为民、惠民、富民工程,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农村政策、提供市场信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科技培训的重要场所,成为群众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致富加油站。

突出文化服务,使村民业余生活有场子。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把“农家书屋”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为方便群众看书学习,“农家书屋”在节假日全天候向村民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清洁舒适的农家书屋,成为老百姓的最佳聚集场所,农闲时节,大家喜欢到农家书屋看书、聊天,男女老少坐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既增进了邻里友谊、融洽了社会关系,又拉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开拓了群众视野、激活了思路,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策水平和文化素质。

突出培训服务,使村民提升本领有法子。为让农民朋友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利用农家书屋拥有大量农业技术书籍的优势,组织村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和乡土专家对村民进行技术讲解、现场示范,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群众的科普知识不断丰富、实用技术以及职业技能不断得到提升,农家书屋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桥梁。同时,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增加“订单式”培训,重点培训一些特色产业的种植技能。一方面按照书本上的知识传授,抓好“课堂”学习;另一方面,注重“课外”实践活动,经常组织农民到特色产业基地进行观摩,使广大村民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现代新型农民。

突出信息服务,使村民发家致富有路子。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这个文化阵地,向广大群众提供一系列致富信息,进一步拓宽农民发展新产业的视野,增强发展动力。在发挥远程教育作用的基础上,在农家书屋旁设立信息专栏,每逢生产时节,及时在信息专栏上发布有关种子、农药使用、农产品需求等信息。同时在农闲时、节假日期间,由村两委干部召集务工返乡的年轻人,组织读书会、信息交流会,听取他们在外的所见所闻,及时向群众提供用工、商品市场、农产品生产加工等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