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镇:脱贫路上党旗飘

阅读次数:2224 信息来源: 白龙镇 发布时间:2017-08-11
[字体:  ]

201708111529002627_YG1IN7cf.jpg

    走进白龙镇三河社区,一股浓郁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宽广的农民休闲广场,孩子们在嬉戏玩耍,配上田间劳作的人们,一张张饱含喜悦、洋溢幸福的笑脸……将这样的美丽乡村与“贫困”两个字联系到一起,很难想象。

  争项目、谋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近年来,三河社区先后成功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近2500万元,其中3公里砂石路建设资金20万元,2.89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建设资金约100万元、市级农村标准化示范社区创建资金25万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资金20万元,市级小农水、河道塘坝清淤等水利项目资金约50万元,6000余亩市级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约2140万元;上级扶贫部门专项扶贫资金65万元;结对帮扶单位帮扶资金41万元。目前,通过积极争取,全村农网改造项目初步纳入计划,自来水进村入户有关工作已初步对接。其中,砂石路、水泥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塘坝清淤建设等项目均已建成。

  强引导、搭平台,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针对全村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社区带领村干部和部分种植户、养殖户外出学习考察,拓宽视野,改变落后思想,激发群众转型发展热情。此外,村两委还积极鼓励引导村内种植户、养殖户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引导,全村已先后成立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劳务服务公司,近期计划再成立1个土地流转合作组织,解决了全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失的问题。

  负面清单,党员干部套上“紧箍咒”

  群众动起来了,党员干部怎能不靠前。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上,党员干部“先锋”在前,贫困户才能信心满满。为此,三河社区党组织对脱贫工作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考核文件,给每个基层干部套上“紧箍咒”。严格按照“十个精准”相关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每周对照脱贫攻坚工作负面清单,按期督查通报。面对考核制度,基层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更勤了,工作落实到位了。 同时,该村通过督查考核制度机制,把脱贫工作考核与党员干部绩效考核结合,以此加强党员干部对脱贫工作的重视,督促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助力全村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