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协党组坚持“七抓”推进科普工作全面发展。2016年再度斩获“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连续多年蝉联此项殊荣。
一是抓素质,科普培训工作有了新推进。组织农业技术专家、科普志愿者80余名,深入农村举办种、养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46场次,培训会员和技术骨干98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0000多份。
二是抓品牌,科普活动工作凸显新亮点。会同县直有关部门,开展“科普赶集”活动。吸引群众到场4000余人,发放科普读物3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达2000多人次。开展科普助残活动,开展关注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权益等方面的助残宣传教育,提高残疾人的科学素质和科技致富、健康生活的能力和意识。举办“蒲公英科学传播志愿者活动”科普报告会,邀请中科院专家作科普报告,2000多名学生参加。举行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场活动,发放《创新创业 科技惠民》等各类科普资料1.5万份,提供养殖、卫生保健、就业、养老保险等咨询680人次。
三是抓阵地,科普宣传工作呈现新特色。全县18个乡镇、331个村(社区)按照“八有”标准,建起了规范的科普活动站和科技图书室。全县80%的中小学校建起了科技活动室,命名了6所科普特色学校。及时更新维护肥东科协网,创办了“科普之声”、“科普园地”电视栏目,编印科普宣传手册10000余份;全县兴建374个科普宣传栏,自制科普展板450块在全县巡回展出。
四是抓基础,青少年科技创新有了新提高。举办中学生气象科技论文竞赛活动,收到参赛气象科技论文近400篇。组建24个代表队,参加合肥市第八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获得4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五是抓科教,社区科普大学开辟新战场。相继举办5所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的开班仪式。统一发放教材、统一聘请教师、统一教学计划,开设《中医养生指南》、等7门课程,免费发放教本3000多份,参加学员1500多人,较大地提高了社区公民的科学素质。
六是抓项目,科普惠农工作取得新成绩。组织全县农技协会会长、乡镇科协秘书长一行去外地实地考察。肥东县响导乡土鸡养殖协会被国家科协、财政部授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单位称号。县科协、县农技协联合会组织,对全县14个申报肥东县“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进行评比,表彰了肥东县科普惠农先进单位6个,先进科普社区2个。
七是抓培训,科普人员素质得到新提升。举办农业循环经济学习大讲堂,邀请省市专家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专题讲座。对18个乡镇科协秘书长进行培训,学习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协九大会议精神,使参训人员领会了中央对科协工作的要求,明确了科协组织的新定位,掌握了使用微信、微博技能,提升利用新媒体宣传科协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