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肥东县残联以满足广大残疾人康复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康复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明显改善了残疾人状况,提高社会参与能力。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狠抓落实,实现残疾人的康复救助与服务。
为稳步推进今年的康复工程,县残疾成立领导组,确定民生工程联络员,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明确各项民生工程实施进度、方法步骤和有关要求。坚持每月召开民生工作调度会、安排督查等,为康复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施贫困白内障复明项目,3月初联系各手术定点医院分赴乡镇进行筛查,今年共摸底登记1120人,筛查疑似白内障患者1100人,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有347人,初筛率为31.5%。截至目前共实施免费手术156例,完成任务数的104%。在手术病例输送过程中,以乡镇为单位,统一由协理员带队集中包车送至定点医院,再统一接回,方便了患者出行,确保了安全。在项目实施中做到“发现一例,手术一例;手术一例,复明一例”。
县残联围绕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通过各乡镇摸底、初审上报1060人,审核审批1045人符合救助条件,在拿出配套资金的基础上额外拿出45000元用于支付补助药费,并于6月底完成打卡发放救助资金1045000元。项目实施过程中,考虑到精神残疾人这个困难的群体,要求各乡镇上报救助对象时不受分配指标限制,只要符合条件精神的都可据实上报,县残联安排资金进行据实配套。
为150名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适配辅助器具。年度内完成装配助听器、脑瘫儿童、孤独症儿童、智障儿童以及补贴四类儿童康复训练96人;完成上报2名植入耳蜗补贴训练等;为4名肢体残疾儿童实施了矫治手术;为37名残疾儿童适配了辅助器具(轮椅、坐姿椅、站立架等)、21名残疾儿童装配了矫形器,超额完成辅具适配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所有前来适配的家长发放补贴,对超额完成任务的乡镇协理员给予奖励,通过康复室康复员的摸排等措施,确保了今年超额完成儿童辅具任务。
通过对县精神卫生防治院实地调研,制定配套实施办法,并积极协调县财政、卫生、人社等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并落实200万元救助资金用于年度内有二次住院需求的重性精神病人治疗,解决了实施重性精神病人治疗补助项目的资金难题。截至目前已为有门诊、住院治疗需求的643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发放了《合肥市重性精神病人治疗补助项目就诊卡》,重性精神病患者可持卡至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与此同时,县残疾人康复中心设立孤独症、智力、聋儿助听器训练项目,于2013年11月20日正式展开康复训练,中心开办以来得到省市各级领导关爱,现有19名残疾儿童在本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在全县20个康复站正常开展工作的基础上,3月份还在全县各乡镇筹集建立村级残疾人康复室,通过摸底、筛查,最终确定75个村级康复室,6月份康复器材配备到位,8月份对所有村级康复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为保证康复室的正常运转,明确了康复室职责及经费保障,通过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咨询转介服务、普及康复知识,就近就便为我县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康复指导、康复服务。
今年5月份,还建成500多平米的残疾人辅助器具展示大厅,配置了肢体训练器类、生活用具类、无障碍类、听力及视力类辅助器具。通过开展辅助器具知识宣传、信息咨询、辅具展示、评估适配、辅具选配、使用指导等服务,让广大残疾人认识到了辅助器具的功能、种类及使用方法,提高了辅具使用的知晓度。中心自建立以来接待受理残疾人辅具需求150余人次,发放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4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