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调查摸底分类定级工作

阅读次数:2468 发布时间:2012-04-23
[字体:  ]

 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我县坚持规范易行的原则,从党支部入手,深入调查摸底,科学分类定级,为全面做好晋位升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细调查摸底,“四清”找症结。坚持把调查摸底作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关键性措施来抓,结合实施意见配套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查摸底和分类定级工作的通知》,围绕摸清基本情况、找清存在问题、查清制约因素、理清工作难点,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找准找实。全市统一印制了调查摸底表,内容涉及党组织基本情况、党员队伍现状、基层党建创新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评定的等次、晋位升级的目标和措施等方面。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对全县37个党(工)委、140个党总支、1336个党支部逐级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个建立基础档案。各基层党组织采取支部集中查、党员群众提、上级组织评的方式,认真查找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分析比对和精心梳理,找准了后进党组织班子软弱涣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滞后、活动阵地功能发挥不明显、工作制度不够健全、活动经费短缺等共性问题,并区别对待个性问题,做到既把共性问题分析透,又把个性问题找全面,为分类定级和后续整改提供科学依据。

      做好科学分类,“四建”抓规范。坚持将科学分类贯穿调查摸底、对标定级、整改提升工作始终,按照分类建信息库、分类建参照系、分类建坐标系、分类建创评台的思路,从程序和标准上规范工作流程。在调查摸底环节,既分领域抓好每一个党支部的摸排工作,又对各级党委、党总支基本情况一并进行调查摸底,实现各领域基层党建情况上与下的有机统一。在评定标准制定环节,围绕“五个好”的工作要求,分领域建立不同的考评量化指标体系,使考评定级的参照系更加科学合理。在对标定级环节,按 “好”、“较好”、 “一般”、“较差”的标准,通过基层评定、横向比较,分领域确定党组织评价等次。在后续整改提升环节,区分党组织性质和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整改措施,做到一个党组织对应一套整改提升方案,搭建创评平台,为转化提升奠定基础。

      做精量化定级,“四议”定等次。对照分领域建立的定级参照系,各基层党组织采取支部党员会评议、群众代表会复议、单位联席会审议、上级党委会核议的程序,严把定级审定关,确保等次定级得到群众的肯定和组织的认可。党员会议评议之前,各党组织以公示公开、入户走访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向党员群众告知党组织问题梳理情况和开展分类定级的目的意义,使分类定级工作不仅得到党员群众的信赖支持,而且成为民主实践的有效形式。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细致的走访工作,全县党组织分类定级党员参与率达到了93%以上,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在联席会审议环节,各党委主动邀请纪检、计生、信访、综治等部门开展党组织定级联审联评工作,保证了定级结果的准确度。经分类定级,全县300个村级党组织中,评定“好”的93个,占31%,评定“较好”的67个,占22.3%,评定“一般”的91个,占30.3%,评定“较差”的49个,占16.3%31个城镇社区党组织,评定“好”的12个,占38.7%,评定“较好”的12个,占38.7%,评定“一般”的5个,占16.1%,评定“较差”的2个,占6.5%

      做实后续整改,“四制”促提升。按照巩固先进、提升一般、转化后进的要求,采取整改责任制、提升联动制、情况月报制、末尾整顿制四项措施,对分类定级确定的“一般”党组织和“较差”党组织,逐个制定整改提升实施方案,靠实整改责任,明确措施要求,集中抓好整改。坚持典型抓示范、一般创先进、后进促转化的思路,在全县基层组织建设中深入实施提升工程,县、乡共确定领导联系点335个,通过强化管党意识、加强工作指导、聚力攻坚破题、培育党建品牌,全力推动实现普遍晋位升级。加强乡镇党委班子建设,实行党建工作末尾整顿制度,对考评末尾的进行诫勉谈话,并列入整顿对象,集中进行整改;对分类定级排名末尾的党组织,纳入后进行列一并进行整顿转化,力促后进变先进、先进更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