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社会管理工作,我镇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以改革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
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以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行管理和执法监督“网格化”,全面规范行政行为,积极探索长效机制。
1、加大普法宣传,营造法治氛围
坚持和完善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执法、守法的带头示范作用。利用3月份综治宣传月、“6.25”土地宣传日、“6.26”世界禁毒日等契机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多份,增强广大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增强广大群众以合法方式表达合理诉求。
2、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务公开
从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目录、流程、载体和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标准,加强和规范全镇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每年公开4次,每季度公开1次。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各项规定,定期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充实公开内容,利用政府网站、电子显示屏、查询触摸屏等多种形式公开政府信息,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搭建了一个新型信息服务平台。将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紧密结合起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民生工程赢得民心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通过积极实施民生政策和民生工程,推进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均衡化,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改革发展成果,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自觉地以主体身份积极投身于我镇社会管理工作之中。
2013年全镇发放低保户数为548户,共发放低保金1665925元;农村五保供养人数为269人,共发放补贴资金675650元;有330人享受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补助,发放救助金 258368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超过30万元;发放计生奖抚等共609420元;水库移民发放资金21150元;新农合参保人数为43829人,参保率为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3248人;发放政策性农业保险类资金 213328.57元。完成一事一议工程共8个项目,其中7个道路修建1个路灯工程,涉及8个村(社区),受益群众3.2万人,总投资198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82万元,村民自筹资金15万余元,等等。通过大力实施民生政策和民生工程,缩小了城乡差距,“三农”成绩显著,接近了群众与政府的距离。
科技信息助力维稳
“666”平安呼叫网系统,运用科技手段和信息手段,推进管理方式和管理能力便捷化。作为110报警平台的重要补充,是开展群防群治、邻里守望、服务群众的有效手段,对治安防范、灾难预警、政策宣传等社会管理工作有很大的作用。近期,热心人士李某通过“666”平安呼叫网打来电话,说他们那里有一位60多岁的刘老汉,身患重病,和70多岁的哥哥相依为命,生活拮据,希望得到社会救助。值班领导吴少华同志接到报警后,与镇民政办主任第一时间赶到老人所在地。镇村两级第一时间为老人办理五保救济,缓解了老人生活上的压力。今年3月份,有人发现合肥循环经济园一工地内有人偷东西,随及拨打了“666”平安呼叫网,当时值班领导李建兵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附近巡逻队赶赴事发地将犯罪人员抓获。同时,我镇还积极利用该平台开展打非治违、森林防火、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助力我镇社会管理工作。
肥东桥头集镇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