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基层权力成为镇村干部留在群众中间的一道无形的“墙”,一道难以逾越的“沟”,在学习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过程中,古城镇广大镇村干部主动拆“墙”,以实际行动填平“鸿沟”,通过一次次的公开、公示,让群众享有的权力晒在阳光之下。
在该镇东庄村,村文书陈先林正在将几页有关离职村干部任职年限、时间、职位和个人信息等要求登记的材料以及政策解读内容在张榜公布,同时公布的还有80以上高龄补贴对象的姓名以及领取补贴的具体界限和金额,随后,将公示的内容用相机进行拍摄,利用电脑将最新公示的内容传输到镇有关部门。站在一旁的离职干部张广明和部分现场浏览公示内容的群众,对此举大加赞赏,纷纷表示,这种公开内容,让群众一目了然。
当目光聚焦在该镇镇政府树立的各类公示牌前,涉及群众各种补贴补助的民生类公示在财政分局的公示栏前一览无余,想了解分工分管以及办理事务流程的公示,可以在古城镇党务公开栏、政务公开栏中得到明确标注,群众第一次来办事,窗口流程公示让你不走多余的路,一切便利措施,让事务公开在阳光下运行。
作为联系民心的阳光公开,在古城镇得到全方位展示,在践行党群众路线活动中,全镇上至党委政府每一位领导,下到村组干部,均能够做到亲力亲为,把公开作为一项制度来执行,让权力无处遁形,既提高执政水平,又实现了与群众零距离交流,尤其是把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支农惠农政策、一事一议项目、低保五保户审批、财务收支等群众需要了解的内容按照公开的时效性、针对性结合起来,严格遵循“四议两公开”的要求,张榜公布、拍照存档,上报镇阳关公开工作领导组和监督组,通过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和及时公开和进村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增加透明度,消除群众心中的疑惑,增加了干群之间得信任度,阳光之举深得民心。
古城镇阳光公开让权力无处遁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皖公网安备 34012202340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