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经济开发区针对区内非公企业数量多,结构复杂的特点,着力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逐步驶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的“轨道”。
建立培训制度,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地位。把非公企业负责人及党支部书记培训列入年初干部和党员培训计划,每年对非公企业支部书记要进行定期培训,着力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素质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同时对非公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更加自觉地支持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支部在企业的“地位”。
建立党建指导员制度,激发非公企业活力。采取一人多企的方式,2013年选派28名机关工作人员进入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建工作指导员按照参与不干预、支持不拆台、引导不强制、监督不迁就的“四不”工作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积极协助指导企业开展好党建工作,不断提升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建立党建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特别是扩大非公经济党组织覆盖面作为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现党建工作有部署、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有考核,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便于管理、利于活动”的原则,区内非公企业有条件成立支部的,建立支部;适合成立联合支部的,组建联合支部;暂时没有条件组建的,就近明确挂靠支部,做到有组织机构、有工作场所、有规章制度、有学习资料、有活动开展、有作用发挥。截至2012年,该区已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84家,覆盖了全区119家企业122名党员。
建立“三培养”制度,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加强对优秀员工的教育和引导,把优秀员工发展为党员,不断完善非公有制企业非党员管理人员和优秀员工进入党组织工作机制。在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三培养”活动,即“把企业中的业务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业务骨干,把党员中的业务骨干培养成为优秀后备干部或学科带头人”的活动,为企业党组织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提高了党员干部带领干部职工建设企业和发展经济的能力。
肥东经开区制度建设给力非公企业党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