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镇,机关中层以上党员干部、镇中心理论学习组全体成员和村(社区)级主要干部手中都有一张联系群众的“便民服务卡”,他们用这一张张联系群众的服务卡走村串户,向困难难群众了解民情,并就各自服务的对象征求涉及贫困扶助、老人赡养、子女求学、社会保障、致富需求等方面的服务内容,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镇主要领导在实施该项工程时指出,这张“便民服务卡”,是受助对象户与党员干部之间的一道情感桥梁,只有深入入到群众之中,从内心深处提高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它是平衡剂,是向心力,是一脉相承的血缘纽带。自从这张服务群众联系卡实施以来,各村纷纷出现了诸多以帮扶为目的的先进事迹,比如在新立村开展的农作物生长于病虫害防止定期讲座、岱山村引导群众开展土地有序扭转、黄山、湾村等村实施的土地整改项目、鸡鸣等村实施的危房改造等等,都是党员联系服务卡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了让这张小小的联系服务卡发挥最大的效用,该镇还定期组织持卡的党员干部进行座谈,梳理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共性课题,对大的事项采取集体研究,协商解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由此卡为服务手段,先后为300余户群众解答各类生产、生活难题500余件,向群众提供科技致富的信息80余条,帮助170余户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难题200余次,党员联系卡已然成为党和群众之间的一座连心桥,党群之心紧密相连。
古城镇党员联系卡架通民心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