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基层和谐稳定,长临河镇积极探索建立“1+1结亲”活动长效机制,通过“结亲笔记翻一翻、走访群众听一听、干了哪些比一比”等措施,激励党员干部在“1+1结亲”活动中坚持做好“三问、三省、三学、三杜绝”。
一是敢于“三问”。要正确理解“1+1结亲”活动的内涵,从源头上摒弃形式主义,主动适应由管理向服务的理念转变,处理好到底是服务谁的根本问题。带着感情耐心询问结亲对象在生产生活等方面是否存在困难?对镇村工作是否满意?周围的街坊邻居是否需要帮助?认真在记录簿上记下每一个问题,制定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时限,亮出乐于虚心接纳群众监督批评,敢于认错改错的自信。
二是坚持“三省”。要坚持做好“三省吾身”和“一心为民”的有机结合,不忘每日扪心自问为群众做了哪些事实?自己难道比群众更辛苦吗?在为民服务中收获了什么?立志当一名做事不知足、做人肯满足、学习无止步,乐于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提升自己“能力指数”的基层党员,让先进性、纯洁性在日复一日服务基层群众的艰难险苦、千锤百炼中历久弥新。
三是谨记“三学”。要正确认识服务他人与提升自己的辩证关系,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学习践行他们吃苦耐劳、百折不屈的高尚品质;在解决群众困难,做好群众服务中学习实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群众工作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群众工作能力;在发现解决基层各种矛盾的过程中,学习练就一身干事创业、群众认同的技能本领。务必丢掉“官气”、沾点“土气”、承接“地气”、添些“学生气”。
四是恪守“三杜绝”。把艰苦的结亲一线作为力促党员摒除官僚思想、转变作风的主战场,教育党员把结亲对象当作“亲人”来相处,把“亲人”的困难和合理诉求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杜绝“打官腔”应付了事、发现问题不作为、承诺群众事项不兑现等行为。原则上要求党员在5个工作日内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确实有困难不能按时兑现的要及时向群众解释,无法解决的事要向上级反映,做好群众沟通,不痛不痒、模棱两可的套话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