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兴乡: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有效开展

阅读次数:1630 信息来源: 众兴乡 发布时间:2012-04-18
[字体:  ]

众兴乡党委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抓党建,促经济,夯基层、强基础,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有序有效开展。

  一、抓班子、带队伍,夯实农村党建基础一是以分类定级为契机,夯实村级党建工作基础。认真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调查摸底,由乡党政负责人牵头,成立四个调查小组,下村、下机关、下企业,按照“五好三评”的要求,找出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薄弱党组织整顿措施。大力实施“能人治村”战略,重点将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双带”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推上村级领导岗位,达到了“启用一个能人、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积极开展民生、社会事务及管理的学习培训活动,增强实践能力。从“1+1”结亲活动入手,通过倾听村情民意、记好“民情日记”、开展结对帮扶、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推动班子作风转变。二是以提升后进为抓手,提高村级党建工作水平。围绕“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指导基层党组织明确整改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措施。建立镇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帮扶制度,实行“一对一”抓整改,发挥老干部、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帮后进村开展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推进村级工作公开、透明。普遍实现村级组织晋位升级,真正做到整顿转化提升。三是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强化村级组织凝聚力。围绕改善条件,将多方筹资,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把活动场所和村文化室、卫生所等项目统一进行规划,避免无序建设和重复建设。同时,进一步规范村级工作制度,做到布置规范,软硬件齐全,为村级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优良环境。切实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集党员学习、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

  二、抓重点、创亮点,强化流动党员管理一是注重组织扩大化。按照“因地制宜,便于指导,有利管理”的原则,积极在流动党员集中地组建党组织。同时,建立“流动党组织帮扶制度”,由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对帮扶流动党员,每月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电话联系一次,通报一个月来最新的党建信息和上级精神要求。二是注重工作规范化。通过成功人士捐赠,设立驻外党建工作基金,为驻外流动党员开展活动提供保障。利用“先锋在线”网站及QQ群等网络工具,建立“网络交流平台”,随时进行业务指导。三是注重作用最大化。广泛开展“为加快家乡发展作贡献,为促进当地繁荣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针对劳务建筑企业的实际,以服务企业发展为中心,在党员职工中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身边无违章”等活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流动的组织,温暖的家”活动,送岗位、送技术、送信息,有效解决流动党员后顾之忧。同时,发挥流动党员在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牵线搭桥。

  三、抓领导、强推动,确保工作成效明显一是以机制促动。建立领导机制。党委成立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实行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双述双评”制度,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建立培训机制。大力开展村干部教育培训,定期对村干部进行岗前培训和任期培训。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做到理论培训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建立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奖惩,促干部进位,注重结果运用,让干部敬业。二是以示范带动。把基层组织建设的突破点放在挖掘培育典型上,通过选树典型、宣传事迹、推广经验,分领域、分行业推出创先争优先进典型。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确定党建示范村,分别由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联系指导,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组织委员直接抓”的工作机制。根据各村不同实际,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围绕以特色的农产品发展,优化组织设置,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三是以发展推动。明确发展思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通过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探索建立“支部+协会”、“支部+基地”、“支部+公司”、“支部+合作社”等党组织新模式,使村级党组织成为服务群众致富的核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