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下发《关于建立党员和群众“1+1结亲”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后,撮镇镇立即行动,召开党员干部和群众“1+1结亲”动员大会,成立活动领导组,负责日常“结亲”工作的统筹协调与组织实施,“1+1”结亲活动在全镇全面铺开。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此次结亲活动旨在巩固“五级书记大走访”成果,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要求,镇党委把困难群众、有诉求群众、老党员、老干部、农村致富能手、“两新”组织负责人等104户纳为 “结亲”范围,镇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各部门副职以上党员干部、各村居书记、主任作为结亲党员。这些党员干部都要走进基层,每人联系1名结亲对象,即“1+1结亲”。在坚持关注民生、持久有效、动态管理的原则基础上,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防止“结亲”工作流于形式,该镇要求参与结亲的党员干部要坚持做到“五个一”,即每半个月电话联系问候结亲对象一次,每个月向本人所在的支部或镇结亲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报送一条有价值的信息,每季度走访或慰问结亲对象一次,每半年与结亲对象家庭同吃同劳动一次,每年帮助结亲对象解决一件大事急事难事。各党总支部每月要召开一次结亲工作汇报会,汇报结亲工作开展情况,对结亲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支部大会进行研究讨论并帮助解决,对于没按要求开展结亲工作的党员同志进行督促和批评,切实把走访群众工作落到实处。